上課時間:週二晚上7:00~9:50
授課講師:善牧基金會 講師群
講師簡介:
陳菀菁 善牧基金會 防制人口販運及相關國外事務辦公室 主任
陳千加 善牧基金會 新北市西區跨國婚姻家庭服務中心 主任
陳彥竹 善牧基金會 防制人口販運及相關國外事務辦公室 專員
課程宗旨:
座落於東(南)亞中心的海島臺灣,自古以來即是移民的集散地。我們的祖先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不畏艱辛地跨過黑水溝移入臺灣;經過時空更迭,21世紀日益便捷的旅行方式,也促成我們加入遷徙的行列。
近年來,當許多臺灣的年輕人開始選擇出國逐夢時,已經有許多曾懷抱著「臺灣夢」的外籍移民移工,加入了「臺灣」的大家庭,開啟、經歷亦或結束異鄉的第二人生。不論是因婚姻、工作或旅遊等關係踏入異鄉,遷徙中夾帶著歡笑與淚水;當他們為著生活努力適應全力打拼時,卻面臨跨文化間的難題、挑戰甚至危險。
聽「遷徙」過程中美麗與哀愁的移動故事,讓我們了解人權如何在不同的國度實踐,認識臺灣大家庭中新成員的母國背景及生活習慣,增進彼此的理解和包容,打造友善關懷的多元社會。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透過主題式交流,探討遷徙人權議題的各種層面,輔以詩、散文、影像、影片等素材,建構學員對議題認識的完整圖像。
選課學員條件:無限制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 課程介紹─遷徙者/陳菀菁
- 介紹課程內容
- 何謂遷徙者:我們的文、她們的詩
- 遷徙人權:從聯合國人權公約、國際法及國內法角度檢視遷徙人權意涵
第二週 看見東南亞─東南亞國家協會/陳菀菁、陳彥竹
- 從東協十加三探討2015年後的東南亞區域流動
- 從人種、歷史、與台灣的關連,探討政治、經濟、文化的依存關係
第三週(3/18) 拼遷徙地圖:遷徙者的美麗與哀愁/陳菀菁
- 從流動的概念,一起探索自身的遷徙經驗,或是祖先的移動歷程
- 邀請新移民或其後代,和課堂成員共同集體創作,繪製自己的遷徙地圖,包含島內遷徙、旅遊、赴外地工作讀書等經驗的記錄
第四週(4/1) 婚姻遷徙與國際家庭(一)/陳千加
- 影片賞析
- 淺談跨國婚姻買賣
- 探討台灣現行法規對於跨國婚姻媒合業的規定、執行現況與衍生的問題與挑戰
- 討論:愛情無價與對價關係?
第五週(4/15) 工作遷徙與勞務移動/陳菀菁
- 影片賞析
- 談全球化下勞動力的國際流動
- 探討跨國移工對於輸入國、輸出國所造成的影響與挑戰
- 淺談台灣目前的外勞制度現況與結構問題
第六週(4/29) 遷徙人權迫害:人口販運/陳彥竹
- 介紹人口販運犯罪與跨國犯罪鏈
第七週(5/13) 我們都是新住民:移民、移工與遷徙人權落實/陳彥竹
- 影片賞析
- 遷徙者的風險與21世紀的人權危害
- 探討遷徙人權的尊重與落實
評鑑方式:以學員上課參與度為依據,包括經驗分享、意見交流、活動進行等參與程度評分。
閱讀資料:
A. 《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逃跑外勞,2012,時報出版
B. 《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外籍配偶,2013,時報出版
C. 《族裔.他者.漂流.變遷:從影像文本再現移民社會》,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巨流圖書公司
材料費:遷徙人權課程擬安排多元文化美食體驗,相關材料將依實際支出由學員平均分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