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的知識從哪裡來?

人的知識從哪裡來?

所謂知識,不單是書本或其他資訊所記載的文字與符號,而是人認識世界 (包括人自己) 的過程與他所看到、所瞭解、所感悟的世界的樣態。人的知識,皆由他與世界的互動而來;互動的過程包含從書本或其他資訊中汲取別人的精華經驗,更包含他自身的直接體驗。人與世界之間的互動形成了知識,而人的價值觀,便是人所獲得的知識與人自身的欲求,兩加相乘的衍生物。

教育改革,側重於人得到什麼樣的知識;社會改革則強調人的價值觀,和其緊密相應的制度。不論教改或社改,問題的焦點都在於人與世界的互動過程。社區大學的規劃,便從這互動過程著眼。藉由建立良好的互動場域[1],讓人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

傳統學校裡教的知識,是套裝知識。套裝知識只是知識的一部份。什麼是「套裝知識」?把人所認識的世界的整體樣態,經大幅篩選,抽掉個人的特殊經驗,留下那些較被公認的材料,再經分門化、客觀化、抽象化、系統化,甚至標準化的細密處理,編製而成的知識體系,便是所謂的套裝知識。一般說來,教科書上所鋪陳的材料,是套裝知識的典型。數學與語文的系列課程,尤其是其典型中的典型。

套裝知識之外,長期被遺忘了的是人最真實的經驗知識。今日台灣教育改革外在的結構性問題,固然是教育權應充分下放,與教育選擇機會須大幅增加,而其內在的核心問題,則為知識如何重構,亦即如何把套裝知識解構,使它與經驗知識相互溶合。

「經驗知識」不是膚淺的所謂通俗知識。相對於靜態的套裝知識,經驗知識是動態的。經驗知識是以學習者為主體,不斷與學習者的經驗起了共鳴或衝突,而發生的知識。譬如,人生產知識、創造知識的活動記錄,或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習者一步步去參與知識建構的探索歷程,往往最能吸引學習者投入其間,催化人的知性成熟。可是在套裝知識的提煉過程中,這些珍貴的經驗知識,卻因牽涉到知識創造者與學習者個人的特殊經驗,而被摒除於知識主流之外。

事實上,世間所有的知識不過是人的經驗,不過是不同時空之下的人類,面對世界時所經歷、發掘或刻劃出來的,集體或個體的經驗。自然科學是人要了解自然規律,而與自然對話所累積的經驗;社會科學是人經營社會組織所獲取的集體經驗,而人文學則為人對人世的感悟,以獨特的手法作深度刻劃的個體經驗。從經驗知識製作成套裝知識的標準化過程,同時也是把知識抽象化、虛擬化、工具化的過程。知識解放,則為此一標準化過程的還原。

[1] 請參閱本文作者:〈我們要什麼樣的社區大學?〉(1997)

[一][二][三][四][五][後記]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