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匯音樂劇賞析

上課時間:週五晚上7:00-9:30

授課講師:連憲良

講師簡介:愛荷華大學音樂藝術博士,主修大提琴演奏與教學。自幼參加榮星兒 童合唱團,接受七年完整的合唱教育,喜愛以各種方式推廣音樂藝術,每年在國家演奏廳與各演藝廳舉辦數場獨奏會與沙龍音樂會。現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亞洲大學、永和社區大學、北投社區大學。除大提琴教學外,同時開授西洋音樂史、歌劇賞析、浪漫時期管弦樂賞析、百老匯音樂劇賞析等課程,並擔任新竹HYCO青少年絃樂團指揮。

課程宗旨:透過系統性的介紹,欣賞戲劇大師感動人心的作品,在音樂與戲劇結合的快樂學習中,探究音樂劇的獨特性,並延伸介紹其他西方戲劇與音樂,讓學員日後都能以愉快且深入的角度欣賞表演藝術之美。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對音樂劇做系統性的說明,並以百老匯音樂劇為中心,延伸介紹其他相關的西方戲劇音樂。在欣賞音樂劇之前,都會先發講義介紹該音樂劇所有相關訊息,包括作曲家、劇作家、編舞家、製作人、演員、故事情節、重要歌曲、得獎記錄及全球演出記錄。接著欣賞音樂劇,之後進行討論。課堂中亦將講解與教唱數首音樂劇歌曲,達成寓教於樂的目的。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         導論,百老匯音樂劇之父喬治‧柯漢與《勝利之歌》(1941)
第二週       理查‧羅傑斯與奧斯卡‧漢姆斯坦首度合作的《奧克拉荷馬》(1943)
第三週         名音樂家伯恩斯坦與金凱利的《錦城春色》(1944)                                                                  第四週         源自莎士比亞《馴悍記》的《吻我,凱特》(1948)
第五週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納‧蕭的《窈窕淑女》(1956)
第六週         芭芭拉‧史翠珊與麥可‧克羅弗的《我愛紅娘》(1964)
第七週         猶太人的血淚史《屋頂上的提琴手》(1964)
第八週         六0年代的嬉皮世界《毛髮》(1968)
第九週         安德魯‧洛伊‧韋伯的《萬世巨星》(1971)                                                              第十週     編舞家鮑伯‧佛西的《芝加哥》(1975)
第十一週     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1987)
第十二週     探討愛滋病的《吉屋出租》(1996)
第十三週     法國大革命中的保皇黨人《紅花俠》(1997)
第十四週     破東尼獎記錄的《金牌製作人》(2001)

評鑑方式:以出席率及課堂參與為評鑑標準
閱讀資料:

宋銘 著,《我愛百老匯》(台北:方周,1997)。

邱瑗 著,《Show Time! 音樂劇的九種風情》(台北:音樂時代,2006 )。

邱瑗、郭耿甫等著,《《吉屋出租》:鳥瞰二十世紀的紐約 『波希米亞人』》(台北:音樂時代,2006 )。

邱瑗、陳漢金等著,《《鐘樓怪人》音樂劇完全指南》(Notre Dame de Paris: The Complete Guide) (台北:音樂時代,2006)。

林勝儀 編譯,《新編音樂辭典:人名》(台北:美樂出版社出版,2008)。

林勝儀 編譯,《新編音樂辭典:樂語》(台北:美樂出版社出版,2008)。

威廉‧莎士比亞,趙天儀、林建隆、王添源 監修,《莎士比亞全集》(William Shakespeare) (台北:華文網 崇文館,2008年,48刷 )。

格萊葛利‧馬奎爾 著,蔡梵谷 譯,《女巫前傳 – 西方壞女巫的一生與她的時代》(Maguire, Gregory. Wicked: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Wicked Witch of the West. Chistian Tenorio, 1995) (台中市:晨星,2007)  

陳煒智‧陳云云,《音樂劇史記第一部 – 黃金年華‧舊歡如夢:歌舞劇場的絕代巨擘 1900 – 1960》(“Putting It Together: Those who made Musical Theatre Possible, Part 1”) (台北:音樂時代,2006)。

陳煒智‧陳云云,《音樂劇史記第二部 – 革新歲月‧錦繡前程:歌舞劇場的絕代巨擘 1960 – 》(“Putting It Together: Those who made Musical Theatre Possible, Part 2”) (台北:音樂時代,2006)。

蔣國男 著,《百老匯音樂劇 – 1. 戰火浮生錄》(台北:翌偉,1998)。

蔣國男 著,葉志偉 繪,《劇說‧文學經典》(台北:音樂向上,2006)。

蔣國男 著,葉志偉 繪,《劇說‧青春之歌》(台北:音樂向上,2007)。

慕羽 著,《百老匯音樂劇:美國夢和一個恆久的象徵》(台北:大地,2004)。

麥可‧柯凡尼 Michael Coveney 著, 張海燕譯,《洛伊‧韋伯傳:在經典與流行當中發現新的夢想方式》(台北:高談文化,2003 )。

嗑秀狂 菲立普 著,《百老匯 Guide:第一本紐約、倫敦表演Show 導覽專書》(台北:星定石,2001)。

張懿文 作者‧攝影,《開始到紐約看百老匯:音樂劇、舞蹈、音樂、歌劇、露天表演 看秀指南》(“So Easy! 39 Performance Arts in New York”) (台北:太雅,2008)。施特凡‧普弗里希特 Stephan Pflicht編著,楊祖群 譯,《音樂劇指南》(Musical – Führer) (長沙:湖南文藝,2008)。
材料費:100 元講義影印費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