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撇步報你知

上課首日:2018/03/09

上課時間:周五晚上 7:00-9:50

授課講師:蔣宜珍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現任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護理師。

講師簡介:

過去在臺大醫院擔任臨床護理師,熱愛護理工作,具豐富內外科病房經驗。但對我而言,護理不僅能在醫院照顧病人,亦可透過社區將健康觀念傳遞給民眾。因此,在兩年前進入研究所繼續就讀,目的就是希望更進一步認識社區,將健康概念帶入社區,使大家能有預防疾病及促進健康的觀念。

網站 blog:(非必填)請填寫講師的網站或課程部落格

課程宗旨: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是指生理(physical)、心理(mental)與社會(social)都完全達到健康狀態(WHO,1948)。現今社會中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有慢性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代謝症候群、慢性腎臟病)的情形(國健署,2016)。故希望透過本課程輕鬆的授課方式,傳達給學員即使有慢性病只要控制得宜也可以相當樂活的健康觀念。不僅藉由課程帶給學員健康觀念及知識,也可以讓學員回去後分享給家人朋友,讓健康從社區做起。此外,課堂中也將加入目前社會中常被探討的健康相關議題,如: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新知,提昇大家對健康議題的認識。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講述法(投影片)、討論教學法(電影欣賞、小組討論)、示範教學法(講師操作)、練習教學法(學員互相練習)

選課學員條件:不限。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3/3-3/9) 社區健康報你知:進行課程介紹、評分及授課方式。簡介整學期課程主軸及內容,初步與同學討論各位對健康的認知為何。

第二週(3/10-3/16) 慢性病不是病,不處理會要命-高血壓(1):高血壓盛行率在臺灣高達23%,若長期血壓未被控制,易出現嚴重併發症。造成腦、眼、心腎等器官的損害,輕者半身不遂,器官功能喪失,重者危害性命,不可不注意。本周除介紹高血壓相關知識外,亦會教導同學實際且正確的測量血壓方法,讓大家可以照顧自己也能同時照顧家中需要的人。

第三週(3/17-3/23) 慢性病不是病,不處理會要命-糖尿病(2):105年國人前十大死因中,糖尿        病被列為第五名,可見目前國人死於糖尿病診斷的人不少,本周將針對糖尿病進行介紹,了解其正常範圍、提供學員如何預防糖尿病、及控制血糖的正確觀念,並實際教導學員使用血糖機之正確方法。

第四週(3/24-3/30) 慢性病不是病,不處理會要命-代謝症候群(3):代謝症候群並非一個疾病, 而是一個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總稱,特別是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其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比一般人高。此課程將讓大家了解如何得知自己是否符合代謝症候群,以及預防代謝症候群之技巧。(3/26-3/30 晚間 9 點-10 點 第一次講師與聯絡人會議,請勿安排校外教學)

第五週(3/31-4/6) (4/3補課) 國人常見癌症(上):癌症近年來都列居十大死因第一位,且人數不斷攀升,是目前大家相當重視之疾病,但常見的癌症到底有哪些,發生時又會出現什麼症狀呢?本周將會與大家進行分享,並且藉由講師臨床實際照顧的個案讓大家更清楚認識各類癌症。3/31(六)補班補課,4/4(三)~4/6(五)清明連假,請講師註明補課日期

第六週(4/7-4/13) 國人常見癌症(下):當我們了解這些癌症後,又該如何進行預防及照護呢?     目前政府又有哪些資源及服務可以提供給民眾進行篩檢?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之目的。亦或是身邊如果有癌症的病患我們該如何協助照護,並且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勵呢?

第七週(4/14-4/20) 你我都會老(上):據政府2017年最新統計,我國老人比例已高達13.33%,將邁入高齡化社會,也就是大家未來都可能面臨到與老人相處之實際狀況,但您對老人的了解有多少?是否清楚老人定義為何?我們將透過課程認識老人照護的知識,及老化過程和老人常見之問題與照護。

第八週(4/21-4/27) 你我都會老(下):除上周提到的知識及照護外,與老人溝通時又應該注意哪些技巧、如何與老人相處,以及健康老人可使用的社會資源有哪些,除老師介紹外,亦希望有經驗的同學在此堂課,可以一同分享及討論。

第九週(4/28-5/4) 專題討論(沉重的負擔-臺灣老人已經多過小孩):繼上週認識基本老人照護的概念後,本堂課主要希望藉由一些新聞議題讓大家思考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活應如何規畫及安排,並同時引導大家進入下週長期照護之議題。

第十週(5/5-5/11) 社區一堂課(這週上課時間改為5/5上午09:00-12:00),5/11暫停一次

第十一週(5/12-5/18) 長期照護(上):簡介長期照護之整體性基本概念,讓學員對長期照護有基本認識,了解我國長期照護之發展脈絡,及目前國內長期照護制度及政策。

第十二週(5/19-5/25) 長期照護(下):與學員分享國內外長期照護之差異,以及若家中真的有長者需要可尋求的資源有哪些,不僅是長者,連同照顧者都應該被重視或是得到協助,因此也會介紹照顧者的喘息服務及相關可利用的管道等等,讓雙方同時都能擁有好的生活品質。( 5/21-5/25 晚間 9:00 – 10:00 教學評鑑暨第二次講師會議,請勿安排校外教學)

第十三週(5/26-6/1) 安寧照護-不是放棄而是放手: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生命必經的過程,但死亡往往是讓人覺得悲傷且難過,但您是否想過自己要如何面對生命的最後階段?多數末期病人或其家人會面臨是否要簽署『不實施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 DNR),這往往會被解讀成「要不要放棄急救」,使人感到衝突。這堂課將完整介紹DNR的目的,及相關疑問的澄清,讓大家對安寧照護能有正確觀念。(5/28-6/1 晚間 8 :10 – 8: 40  第二次聯絡人會議,請勿安排校外教學)

第十四週(6/2-6/8) 緊急救護技巧-你也可以變成他的救命恩人(上):心臟血管疾病長期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台灣每年約有兩萬人在社區心跳發生停止而經由消防局的救護人員急救後轉送到醫院,但往往為時已晚,您若能學習急救照護技巧,當您遇到周遭的人需要急救,您將有機會成為他的救命恩人。本堂課將教導社區民眾緊急照護技巧,讓大家遇到緊急狀況時可以有基本處理的概念,可能救回身邊家人或朋友寶貴的一命。

第十五週(6/9-6/15) 緊急救護技巧-你也可以變成他的救命恩人(下):你知道以前學的「叫叫ABC」早在2010年美國心臟學會(AHA)就已經將急救步驟改為「叫叫CAB」了嗎?而且還進階成「叫叫CABD」?只要您能在四分鐘內開始進行正確的CPR步驟,將可保住腦細胞之不受損傷而完全復原;四到六分鐘之間則視情況之不同腦細胞或有損傷之可能,六分鐘以上則一定會有不同程度之損傷,而延遲至十分鐘以上則肯定會對腦細胞造成因缺氧而導致之壞死,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學會並把握這四分鐘的黃金時間。此堂課將讓大家實際操作並演練,讓大家更印象深刻

第十六週(6/16-6/22) 吃得好、動的巧:「吃飯皇帝大」是我們常聽到的俗諺,可見臺灣人對飲食相當重視。但如何選對東西、吃對東西,可以吃飽又吃巧就是這堂課的重點,這堂課將帶給大家正確的飲食觀念,不會一味告訴大家哪些東西不能吃,而是讓大家有正確的飲食觀念,讓你成為自己的營養師。另外運動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現今忙碌的工作中,或許大家很少有時間可以達到運動的目標,因此這週也將教大家一些辦公室或家中可以做的舒緩運動,讓即使是上班族的你也可以減輕工作產生的肌肉不適症狀。(6/16(六)、6/18(一) 端午連假,請講師註明補課日期)

第十七週(6/23-6/29) 如何面對「心」考驗:生活中難免有壓力,然而並非所有壓力都是負面的,有些時候適度的壓力反而會讓我們更積極去面對困難,並想辦法解決,這堂課將與大家淺談壓力,並分享如何管理壓力,及面對壓力,亦或是真的遇到解決不了的壓力時有哪些管道可以尋求協助。

第十八週(6/30-7/6) 學習成果分享:每一位學員針對整學期課程進行心得討論及分享,並給予意見回饋。

第十九週(7/7-7/13)(請各課程補課最晚只補到本週結束為止)

 

評鑑方式: (1)出席率40%; (2)上課參與(包含提問、討論、實作等)30%; (3)期末心得分享30%。

閱讀資料: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48). What is the WHO definition of health? Retrieved October 25, 2017 from http://www.who.int/suggestions/faq/en/

衛生福利部(2016)‧105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取自2017年10月21日https://www.mohw.gov.tw/cp-16-33598-1.html

國民健康署(2016)‧慢性病盛行率‧取自2017年10月21日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41&pid=1231。

材料費:請盡量預估清楚,實際課程進行中,若需加收費用不得超過預估額之 1/2,以免造成學員困擾。

特殊需求:有網路、可使用電腦及撥放影片(DVD)的教室。若方便的話希望能向健康中心借血壓計、血糖機、一般換藥用物及安妮模型,以上如果沒有的話可提早告知,由講師自行準備。請列明所需之特殊器材或特殊空間,目前可使用之特殊教室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