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首日: 2017/07/26
上課時間:週三 晚上 7:00 – 9:50
授課講師:楊嘉維
講師簡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碩士
課程宗旨:以中國民族樂器為主體的「國樂」在臺灣發展日益蓬勃,其演出形式也花樣紛呈,但為什麼會叫國樂呢?國樂是傳統音樂嗎?國樂的發展是如何?國樂團樂器有哪些?國樂有些什麼類型?音樂會要怎麼聽?這門課嘗試在五週時間內使學員能大致回答前述問題。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講述和音樂欣賞討論為主,輔以投影片簡報、多媒體視聽與課堂討論。
選課學員條件:想認識國樂的人。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唐山過臺灣,國樂飄洋過海:國樂的定義與在臺發展概述
第二週:國樂團常見樂器及其作品介紹:
(一)吹管樂器、(二)打擊樂器
第三週:國樂團常見樂器及其作品介紹:
(三)彈撥樂器、(四)擦絃樂器
第四週:國樂合奏作品:傳統絲竹樂與現代國樂合奏
第五週:與其他藝術結合的國樂呈現:影視、劇場、多媒體
評鑑方式:出席與課堂參與、音樂會心得分享
主要閱讀資料: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臺北:五南,2002。
袁靜芳,《民族器樂》(修訂版),北京:高等教育,2004。
陳明志,《中樂因您更動聽─民族管弦樂導賞(上、下冊)》,香港:三聯書,2004。
焦元溥,《樂之本事》,臺北:聯經,2014。
黃玲玉,《臺灣傳統音樂》,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1。
許常惠,《民族音樂學導論》,臺北:樂韻,1993。
材料費:講義費 100 元。
特殊需求:電腦、投影機、音響等影音播放設備。